getImageGI95KHZA.jpg

旅行者的寫作課:從題材挖掘、塑造觀點到改稿,寫出旅行見聞的深度、廣度和溫度

作者: 彼得‧切爾森, 喬安‧B‧穆卡希

原文作者: Peter Chilson, Joanne B. Mulcahy

譯者: 游懿萱

出版社:遠流

出版日期:2020/01/15


★說在前頭

   這幾年出國回台灣後,小暮總是會將出國的經歷、行程、交通方式寫成遊記,但有時候難免會覺得自己好像有在記流水帳的感覺,最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將遊記再寫的深入一點?在旅行途中是否需要再多注意一些其他面向?剛好看到遠流出版社最近出版的《旅行者的寫作課》這本書,裡面提到的一些觀點讓我覺得很有趣,也滿實用的,書中把旅遊寫作分成了「寫作前的準備」、「旅行途中」及「回國後的修訂」三個階段,小暮閱讀過後,依我的理解,在此作成小筆記和大家分享。

但因為是小暮自己的理解,所以有興趣的讀者們,還是建議可以自己讀完整本書,一窺全貌。

★本書摘要

壹、寫作前的準備

1.為了讓自己在事後容易回想,可以隨身攜帶筆記本,方便在旅館、火車

上、咖啡店中書寫。你紀錄的越多,就會注意得越多,這樣的注意力會讓熟悉的事物變得煥然一新。

    2.文化定義了我們成長時不知不覺的內化規則,使我們有著個體差異,這些都與我們居住的地區、種族、階級、性別、民族、職業、宗教有關,寫作者必須先了解自己,了解自身文化,才能思索己身與其他文化間的差異,並做好心理準備,面對旅途中會讓你不愉快的事件。  

貳、旅行途中,你該注意哪些面向及做那些紀錄?

一、與新文化、陌生國家的衝擊及交會

1.擁有引人入勝的切入點相當重要,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與異國文化相遇的時刻嗎?你可能會很想要撫平自己心中的不安,但是去接觸、對比、突破與自己有差異的文化與帶來挑戰的部分吧!你可以從交通工具開始切入,也可以從一片混亂的情形中開始描寫你對這個地方(或國家)的第一個印象。

    2.在出國後你是否覺得不知所措?你如何調適?或許可以寫下可能不了解甚至覺得反感的事件。然而要記住,雖然全球化與國際人權相當重要,但尊重差異性也是同等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
        3.在旅遊中,有個相當重要的面相「食物」,許多遊記的主題,都圍繞在採買食材、烹飪、飲食、充滿感官細節的迷人市集裡。可以注意食物攤、餐廳的各種聲音、氣味、視覺細節,也可以使用狀聲詞「乒」、「啪」..等等來建構整個場景。

    4.當遇到未知、超越自身框架的事情時,感到慌張、害怕是自然的,當人們處在感到不安的情境中,反而最能夠保持清醒。可以嘗試寫下由恐懼、憤怒或其他情緒做為開端的事件,並「提出可能的詮釋」與「不加批判的說故事」,在這兩者之間維持巧妙的平衡。

   5.在面對不同空間概念,或其他可能感到不適的概念時(ex.在某國到處都有的公共交通工具內,給10個人搭乘的空間,往往會擠進20個人,在其他乘客自在坐著時,你可能必須對抗密閉恐懼症),記下真實的經驗,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,在這過程中,就會與讀者產生連結。

  6.理解時間不可靠的本質。對時間的看法會展現我們的價值觀,有些地方對時間的認知與我們截然不同。我們該如何描述文化當中如時間等無形的部分?或許可以學習特倫斯.歐唐納在《英勇戰役的花園中》,以說故事的手法呈現這點。

  7.盡量寫出微小卻重要的細節(ex.看見火紅的酒漬葡萄、嚐到帶有鹹味的鱈魚、感受到粗糙的木頭…),具體的描述能夠引發讀者的想像。

  8.結合文字與圖像的視覺標示(ex.街頭塗鴉)隨處可見,在牆面上、車輛後方、廣告看板上都有,政治人物不斷呼喊的口號,保險桿上的貼紙,以及其他類型的語言,都嘗試用文化去解讀它。

  9.嘗試學習另一種語言,在嘗試的過程中,也會開闢一條獨特的文化蹊徑,讓你更理解該國家,也會讓寫作的內容變得豐富許多,讓平日可能被刻版印象包圍的國家或地方,擁有全新的看法。

 

三、紀實的形式與方法

    「紀實」就是「真實的提供紀錄」,最後的作品會融合主觀與客觀的看法,紀實作者應該把自己定位成「說故事的人」。

    紀實的方法包含了用照片、錄音或錄影,但必須要注意不能侵犯別人的隱私。你也可以透過訪談來捕捉當地人的聲音。使用錄音設備讓你有空紀錄受訪者的外表、肢體語言、整體的環境,這樣比較不會引述錯誤,但要小心錄音設備有可能故障的問題,而錄音設備也容易讓受訪者感到害怕。另外,在做準備時,你需要閱讀夠多的相關資料,才有辦法提出相關問題,或是避免因為無知而冒犯他人。訪問時應該要維持中立的觀點,即使事實與你聽到的有所牴觸,還是不該做出批評,因為那些人是在告訴你他們版本的故事。

   訪談過後,製作訪談索引能夠幫助你更容易找到資料,可以依照標的、主題、基本資料進行摘要。

四、人物描繪與簡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你的旅遊文章中很可能充滿了許多與「人」相關的故事:與陌生人相遇、與陌生人成為朋友。描繪某群人或某個人,也是旅行寫作者在國外時最強大的工具。可以嘗試寫下某人在某日的姿態、習慣、態度、習俗、家具風格、衣著、裝飾品、旅遊型態、飲食、打理家中的風格...等等。這些細節會反映出社會地位,也可能會指出其他的人格特質。人物描繪能夠帶我們進入當地人的生活中,增進同理心。

五、書寫地點

1.在旅行的時候,我們是停留者與觀察者,同時也是發掘意義所在的「田野觀察者」,但所謂的「田野」不一定是指一個廣闊的區域,也可能是個有界限的場景,例如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、或是某個分布在五個國家內的高科技公司。可以試著用離家很近的社區來做練習,開始回想細節,例如建築物的型態、街道如何蜿蜒穿過鎮上,讀者會想要透過你的文字吸收關於一個地點的資訊。

    2.疆界的交界處就是變動的狀態,疆界的概念可以理解成兩種不同的地理、精神、經濟、生態、語言、歷史、社會..等等的概念,在你適應前,都處在灰色地帶中。每個疆界都呈現多層次的經驗,讓你的心理狀態轉換,這些或許會讓你感到不舒服,但也推動了你的故事前進。

    3.許多國家的生態旅遊能夠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,但不受控制的觀光客可能會破壞當地生態,也可能剝削當地傳統的生活方式,寫作者可以透過散文的聲音與結構帶領讀者去見證一切。

    4.在出發前先做功課,找尋相關的書籍、文章、網站、地圖,找到有關這個地點的歷史與脈絡。再運用某個時代的流行語彙或特色,可以讓讀者進入特定的時序中。

   5.場景能夠創造即時感(ex.我在懸崖邊,看著與感受著各種經驗..),但摘要可以提供脈絡與背景,讓整個故事更為完整(ex.為何我要到懸崖邊?)

總之,旅人們必須跨越疆界,才能深入了解文化,讀者希望作者能帶領他們進入不熟悉之處,或就算是舊地重遊,也能讓他們看見從未注意到的新面相。

六、宗教、政治和歷史

1.在你面對不熟悉的宗教與習俗時,可以試著站在交鋒之處觀看多種觀

點,並檢視你的想法,看看衝突與一致之處從何處出現。

       2.政治與人民息息相關,你可以探索所有可能的公眾場所,留意牆上的政治標語,以及咖啡館等公眾場所可以聽到的街談巷議,閱讀與聆聽新聞,記下你有興趣的報導,不了解也無妨,在旅途中要記得記下廣泛包含各種資訊,當下看起來與政治無關的事物,事後可能會發現有所關聯。

       3.參加當地的文化儀式讓我們的旅行變得更有意義,而儀式也會隨著時間變化,有時是為了觀光客而改變,但無論這些儀式是否真實,這些都是當地族群的決定與選擇,只要記下當下的感受即可。或者之後可以訪問其他參與者,為何他們要參加儀式?

 

參、回國(返家)後的修訂工作

一、培養重新檢視的習慣

    1.先單純檢視你寫好的東西,最好一次看完,檢查文章的連結性與一致性,接著大聲念出作品。

    2.內部擴寫:再重讀一遍,將吸引你的詞彙與概念畫線,開始發揮創意來擴寫文章,藉此發現新的概念、影像及語言的用法。

    3.外部擴寫:將看起來不屬於某段落、或離題的部分區隔開來,將這些部分再自由創作一次,將作品發揮到極致。

二、修訂

    最後,進入到修訂的工作,先從宏觀層面開始修訂(針對意義、結構、氛圍、聲音、觀點);接著從微觀的層面開始修訂(針對修飾詞、語態、贅字、長句…);最後,再次大聲朗誦文章,把所有不必要的字都刪除。

★讀後心得

   作者在本書中一直強調一個概念:旅行者應該要能夠深入了解另一種文化,並尊重多元文化的差異性。看完後,我也默默地反省自己之前去了不喜歡的國家,總是會和安雅或女巫一直抱怨,但是也有可能是我自己不夠了解當地文化而產生的誤會。

  其實這本書的用語有點艱澀,無法閱讀得很快。而且許多寫作手法:例如畫出自己的地圖、向當地人做訪談..等等,我都覺得比較接近寫新聞報導或民族誌的規格了。不過,書中許多觀點還是值得想寫旅遊部落格的旅人們參考,作者提供了許多在旅行途中可以去觀察的各種角度,這些元素讓旅人們的部落格文章即使地點寫得和其他人一樣,但切進去的角度和觀察到的細節也還是可以顯得和其他人不同。這些東西就是你的這篇文章珍貴之處了。

此外,作者在每個章節的背後都附有練習題,例如:在書寫地點時,你可以找出某個特定地點的個性,先列出與此景觀(內部、城市、小鎮..)有關的10個關鍵詞,正面或負面皆可,用這些你發現的線索寫出一篇文章..等等。若是能夠循序漸進地隨著練習,寫文章的功力應該可以進步很多。但是有些練習題也讓我覺得頗為難,例如:繪製該地的墳墓地圖,紀錄墓碑的樣式和其他的裝飾(ex.墓誌銘、花朵…),看到這個,我心中OS想說,這個我辦不到啊啊啊…。

 另外,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提到國際教育者「麥可.伍爾夫」說過的一句話:「『出國』並非只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。『出國』其實是個隱喻,代表跨越疆界探索不熟悉處的旅程。」。我想,只要旅人們都保持著一顆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和尊重的心,不管是在國內或國外,一定都可以在旅途中得到新的體悟和經驗。

  整體來說,這本書還是提供了許多相當實用的觀點,下次在寫遊記的時候,期許自己也能試著融入看看。

 

⊙博客來AP策略聯盟聲明:對這本書感興趣的讀者,如果從 博客來購書連結 這邊點入購買,就算是給我一點小小的鼓勵與回饋了。^ ^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
    小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